我国纸质文献酸化现状及原因

2022-01-13

   国众多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中,收藏着历代遗存的浩如烟海的书籍、书画、报纸、文献等纸质文物,它们是记录历史、传递延续文化精粹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复制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纸质文物从质地上大致可分为传统手工纸张和近现代机制纸张。通常认为,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由纤维素大分子中基环间的葡萄糖键组合而成。机制纸在制造工艺中留存的硫酸铝遇水解后呈酸性,当其作用于纸张纤维素时,使纤维素大分子中基环间的葡萄糖键发生断裂,造成聚合度降低,因而导致纸张酸化、发脆而变质,表现为宏观上的变色以及微观上的结构破坏(即机械强度的下降)而“自毁”。  

   深入研究表明,纸张酸化可能同时存在着以下多种诱发因素:

   1)造纸所用的木材、稻草原料含有木质素—非纤维材料类,其本身呈酸性或者在氧化、水解时产生酸性衍生物;

   2)造纸原料的提纯过程中,常用氯气、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氢钙等药物进行处理,纸张中残留的微量硫酸铝与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铝,微量的氯化铝在炎热、潮湿条件下生成盐酸,使纸张酸化造成变质作用;

   3)造纸过程中使用明矾、动物胶、淀粉作为填料,其水解过程中产生硫酸,造成纸张酸化;

   4)纸张在贮存过程中,由于现代经济发展造成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中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侵蚀严重,它们在微量金属离子的催化下,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亚硫酸、碳酸,促使纸张酸化;

   5)用酸性的或含氧化物的油墨、墨水颜料印刷和书写,将导致纸张酸化增加;

   6)微生物的生长、霉菌分泌色素等因素也会形成酸。  

   目前,相当比例的近现代机制纸质文物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酸化局面,而在通常认为不易酸化的传统手工纸质文物中同样也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明显酸化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其一,传统手工纸以纤维素为主但仍含有部分木质素成分,虽然在制造时使用的石灰等碱性物质抑制了酸化,但在岁月的积淀下,纸张本身含有的木质素成分在氧化、水解时形成的酸性衍生物仍会造成酸化的积累;其二,传统手工纸张在使用前(尤其是用于工笔画等),为防止墨迹、颜料扩散,往往使用胶钒处理(即所谓的“生宣变熟宣”),而胶钒在潮湿环境下游离出的酸性物质(如硫酸)会对传统手工纸张造成酸化影响。

上一篇: 等离子脱酸技术在纸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热门文章

应用领域

相关产品

相关案例